【微也足道】集句对与集句诗:浑然天成而又别有新意

                                                          

  “天若有情天亦老”,自古以来就被人广为传唱。这句诗出自李贺之手,常被后人作为上联,但少有人能对上。据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记载,当时人以为奇绝无对。但北宋三豪之一石曼卿以“月如无恨月长圆”对之,人以为劲敌。因为这样不仅词性声律等恰好相对仗,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饱含人生哲理。

 

  这一对联,被人视为集句对的代表之作。集句对,是从古今诗词歌赋甚至碑帖中,以句法一致、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平仄相对等要求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组成上下联。语言浑然天成,而又别有新意,富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据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四记载,古人诗中有一句“风定花犹落”,谓无人能对。王安石以王籍《入若邪溪》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下句对之,正好是将“风定花犹落”的静中有动与“鸟鸣山更幽”的动中有静结合起来。这一对堪称集句对的典范,历来为人们称道。

 

  在集句对中,从文史中集句更难。若能从古文和经史之中找到句子成对,就是集句对的较高境界了。如“床头见数帙书,便以学问相许;宅边有五柳树,尝著文章自娱”。上联化用《宋书·王微传》:“往来者见床头有数帙书,便言学问,试就检,当何有哉”;下联出自《宋书·陶潜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从同一本史书中找到上下联,且意思贯通,语意连贯,可谓精妙。

  除了集句对,中国古典文学中还存在一种集合不同诗文句子成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集句诗。集句诗,就是从古今诗文中,选取诗句集合成一首新诗,诗句各有来处,或集同一人的诗,或集数人之诗,但却被统一在同一首诗中。单纯拼凑自然是生硬的、无趣的,但如果能有巧妙的构思,使之内容完整,主旨一致,格律相合,那么虽诗句不是独创,却另有美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精妙者甚至可以胜过原诗。王安石的集句诗,就是其中翘楚,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如《送张明甫》一诗: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会同。

  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中的诗句,分别选自杜牧《题禅院》,晏殊《金柅园》,杜牧《汉江》,崔护《题都城南庄》。集合四首不同的诗,表达出离别之情与岁月流逝的感伤,仿佛浑然天成。

 

  可以看到,集句诗有着诗词的基本格律规范,并在集句之中内含着贯通的思想和深刻的意味。

  上文提及的石曼卿,也擅长集句诗,他有一首集唐人诗句的《偶成》:

  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句句均有出处,但在此诗之中却浑然一体,自嘲之中展现其豁达的胸怀。

  集句对和集句诗,并不是随意选摘句子就可以成型的。集句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底蕴和文字功底,即使遍览群书,也难以集成一首好诗或佳对。因此,若能从茫茫书海之中撷取句子成诗成对,或许可以称得上“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吧。

发表日期:2020-06-1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打印此页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