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纪委监委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

资金“一卡通”领域“微腐败”问题

专项整治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为推动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真正普惠百姓,坚决斩断伸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黑手,密山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扎实开展一卡通领域“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用好“组合拳”,多方发力全方位梳理问题线索。畅通举报渠道,深化群众监督,通过密山发布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下发《密山市纪委监委关于受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领域微腐败问题专项举报的公告》,及时受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政策制定执行、资金管理、平台使用3个环节存在的违纪违法微腐败问题。督促17个乡镇(街道)纪委全面梳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领域信访举报案件,筛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材料不健全、面积不真实等方面问题。由案件监督管理室对2006年以来查办的案件进行全面起底,梳理排查惠民惠农财政资金一卡通领域问题,发现该领域问题线索236个。划定整治重点,对农业农村局、民政局、人社局、民宗局、财政局等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巡察,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领域“微腐败”问题一并巡察,拓宽整治思路,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二、出好“连环招”,精准监督高效率推动自查整改督促全市16家成员单位对照业务范畴重点,开展全面自查对自查结果实行派驻纪检监察组和指导科室两级审核制度,确保问题真查实查成员单位对本部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进行全面起底,着重查摆2022一卡通平台运行以来补助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紧紧围绕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形成廉政风险清单重点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平台发放、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资金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惠民惠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方面迅速完善自查自纠整改台账。经查,部分单位存在核实更新补贴对象身份不及时、未认真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和监督责任、执行政策不到位、未按要求向社会公布各项补贴政策等突出问题。截止目前,共查找廉政风险点5个,建立整改问题清单7

三、打好“制胜仗”,深挖细查零容忍纠治腐败问题。通过前期系统梳理,市纪委监委接到某乡镇纪委提交问题线索,反映该乡镇原财政所所长薛某某涉嫌虚报冒领400亩机动地补贴问题。经系统研判,工作专班提出走访+内查两步走实施方案。一方面,对案件线索涉及到的土地进行走访,确认地源、面积、实际耕种人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对照调取的补贴申报、发放明细进行逐一筛查。核查发现,虚报冒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申报时机上钻空子,利用国家补报补贴时所需佐证材料较少,易蒙混过关的机会进行申报;二是在申报地点上找盲区,利用全民单位青年点无村屯、住户无法公示的特殊性,规避群众监督;三是在领取方式上做文章,利用分散挂名、更换领取人等鱼目混珠的方法领取。市纪委监委结合研判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对该乡镇青年点”2006年所有补报地块进行深入摸排,发现除线索反映的400亩机动地之外,还有2100余亩土地存在虚假申报领取补贴等问题。经查,李某某等人名下2100余亩土地仅在2006年通过现金方式领取直补款,2007年后补贴发放到卡,该土地直补款领取人从2007年至2015年变更为含李某某在内的5人,2015年后陆续变更过领取人11人次,且领取该土地直补款人员均为亲属关系。经调查发现,李某某等人在该乡镇青年点并没有耕地,时任财政所所长薛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虚假申报获取补贴,造成国家经济损失270余万元,涉嫌滥用职权犯罪,市纪委监委对其立案审查调查并于202347日对其采取留置措施,充分释放专项行动的整治效果。

发表日期:2023-09-08 来源:鸡西市纪委监委
打印此页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