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清官廉吏 | 朱珪:一世不言钱

廉洁故事

他学识渊博,年少成名,被乾隆赞为“不惟文好,品亦端方”;

他高居大学士之位,却独居清贫,“刻苦如寒士”;

他身为帝师,一生廉洁奉公,始终以“养心、勤业、敬身、虚已、致诚”为箴言;

本期《历史上的清官廉吏》为您讲述——朱珪:一世不言钱。

朱珪,今北京大兴人,自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便与曾担任《四库全书》编纂的兄长朱筠一起号称“二朱”,名闻京师。1748年,年仅十八岁的朱珪便考中进士,他的文采素养得到了当朝重臣以及皇帝的赏识,乾隆更是赞赏其不惟文好,品亦端方

朱珪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在任职山西巡抚期间,发现在农牧交错地带常发生将牧地开垦为耕地之事,朱珪因势利导,免除了相关人等的私垦牧地之罪,将开垦土地三千余顷拨给附近兵民耕种纳租,岁入六千余两,既利于民又为地方增加了收入。在任户部尚书期间,取消了安徽、江苏等地的加赋,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1763年,朱珪调任福建按察使,与洋商往来打交道,从来都是严格依规办事。当时,福建一带洋商贿赂官府谋私的事件频发,朝廷震怒,乾隆下令遍查历年在闽省督、抚、道、府任职官员之政绩以告,只有朱珪一人没有接受洋商一文贿赂,秉公办事。

在山西布政使任上,朱珪曾奉诏入京,竟连二百两银路费都拿不出来,只得向山西阳曲县令吴重光借钱,并郑重其事地出具了借条。吴县令不好意思收,朱珪严肃地说:“你不收借条,难道是要向我行贿吗?”吴县令只好取走借条,朱珪这才收下银子。不久,朱珪从京城托人捎了二百两银子给吴县令,并索借条而去。在安徽任巡抚期间,有一个炎炎夏日,一位下属拜访他,送了一个西瓜给他,朱珪收下瓜后,按市价付钱,以免下属再送。

朱珪日常生活十分节俭朴素,“虽官宰相,刻苦如寒士”,冬天总是穿着一件旧棉袍,每天上朝时,人们远远看见穿旧棉袍的就知道是他。有一年,朱珪到好友工部尚书裘日修家拜年,恰遇大雪,天气很冷。裘日修看朱珪只穿着一件旧棉袍,表示没想到朱珪的日子过得这么清苦,连一件皮袄都没有,应该将这件旧棉袍换换了。裘日修拿来一件裘皮大衣送给他。朱珪急忙答谢,表示自己不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他一生坚守的节操。裘皮大衣只是外观华丽,还不一定比得上身上这件旧棉袍暖和。他告诉裘日修,今天早上出门拜年,不知他是否留意到,大雪天里路边还有许多衣衫单薄破旧的人需要救济。裘日修深为感动,急忙道歉,并马上叫来仆人,把这件裘皮大衣拿到当铺当掉,用当来的钱买了十几件新棉衣,送给路边的贫民。嘉庆十年(1805年),有朋友到朱珪府上贺岁,问他当年年货办得怎么样,朱珪笑着举起钱包,说钱包空空如也,连压岁钱都拿不出一文,何谈年货?

然而,朱珪在任两广总督时,为修固出海讨伐海盗的船只,却将自己省下来的五千两私银捐出去,后来又捐出一万五千两养廉银,这是他为官多年的积蓄,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倾囊而出。朱珪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资助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他出资为故乡萧山黄家河村购置了一百亩圭田(古代卿大夫祭田),用以救济贫困者、帮助家计困难的士子读书。如此捐公助人,经常囊中羞涩,也就毫不奇怪了。

嘉庆十一年(1806年)冬天,朱珪去世,嘉庆得知后放声痛哭,并亲自去朱家祭奠,谁知家门太窄,御轿根本抬不进去。史书记载,嘉庆见其家门庭卑隘,清寒之况,不异儒素。在他的卧室中,床上盖的是旧棉被,除此之外,只有几筐书籍而已,其寒酸的情况与穷秀才相差无几,谁能相信这是当朝大学士的卧室呢。嘉庆在痛悼之余,写下挽诗一首,其中有半生惟独宿,一世不言钱之句,这是对朱珪最恰当的评语,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警言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

发表日期:2023-10-20 来源:鸡西市纪委监委
打印此页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