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紧盯春耕备耕靠前监督 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一年好景看春耕。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统筹“室组地”联动监督力量,与职能部门联合发力,聚焦春耕生产重要环节,下沉一线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惠农政策落地、农资供应充足、技术服务到位,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保障。
▲图为鸡西市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虎林市伟光乡某农机合作社,就惠农政策落实、农机具保养检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月份以来,市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多次与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题对接,要求派驻机构紧密结合驻在部门职能职责和行业特点,做好监督工作,督促切实打好春耕备耕监督主动仗。
“我们充分发挥‘驻’的优势,紧盯主体责任、科技备耕、农机具检修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已督促驻在部门成立4个督导组,通过实地调研与现场办公形式,深入各县(市)区分片督导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作业效率提高三成以上。”在鸡东县农机大市场,北斗导航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装备操作培训的普及,让农机手李师傅连声赞叹。
“春耕前专家上门指导播种间距和肥水管理,预计亩产比去年能增加5%,每亩增收80多元。”鸡东县平阳镇玉米种植大户邹长亮算起今年的增收账信心满满,坦言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增收“利器”。
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也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时间节点,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与职能部门联合发力,以“冬春大培训”为抓手,围绕“强科技、提单产、增效益”目标,及时与驻在单位专题会商、谈话压责,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5年全市冬春农业农村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针对农业生产短板进行精准施策,通过多元化培训模式,切实抓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技能提升,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在全省首创‘农民点单—专家接单—田间答卷’培训模式,线上依托‘云上智农’平台开展直播培训,线下组织百名专家深入田间示范关键技术,专家用‘土话’讲原理、用‘土招’教操作,真正让农业技术下沉到‘最后一公里’。”市农业农村局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农业农村局分层次、分阶段设置果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黑土地保护技术、大垄密植机械化操作等10大专题培训课程,纪检监察干部下沉春耕生产一线,走访调研培训成果、挖掘典型经验,推动建立“跟踪服务+示范推广”机制,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
▲图为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农资经营市场对群众关注的农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店里销售的农药、化肥有无检验报告?价格涨幅大吗?”近日,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在某农资商店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春耕备耕, 农资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群众切实利益。市纪委监委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掌握群众反映强烈的农资问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农资农具销售点、农业合作社等重点场所开展监督,将责任落实落细,切实把监督落实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驻市市场局纪检监察组综合运用嵌入式、下沉式监督模式,全程跟进市场监管部门“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督促做好农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持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全面监督检查农资经销企业经营资质、经营范围及产品质量,严防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入农资市场。同时,鼓励群众通过12315或12345热线平台举报农资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图为密山市纪检监察干部在该市知一镇对耕地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抓春耕,基础在于保耕地。市纪委监委充分调动县区及乡镇监督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摸排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使用工作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耕种难题。密山市纪委监委聚焦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实地查看、调阅资料、走访农户,深入了解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等情况,督促农业、自规等部门主动履职担当,围绕土地管理使用违纪违法问题,强化日常监管和规范审批,以有力监督执纪牢牢守住耕地安全红线、粮食安全底线。
与此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春耕生产中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严查快办春耕备耕中各类违纪违法行为。鸡东县纪委监委坚决扛起政治监督责任,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督导检查组,深入鸡东镇、鸡林乡等4个乡镇,聚焦涉农补贴、社会化服务等重点资金类项目开展监督,已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约谈提醒2人。
“我们将持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扛稳扛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大春耕备耕涉农领域监督力度,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为全年丰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